名詞解釋
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
業者請ODM廠商設計並製造產品。
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
業者自行設計好產品之後再請OEM廠商製造。
POP3(Post Office Protocol version 3)
郵局通訊協定。是在網際網路的電子郵件中,用來接收E-Mail的通訊協定。一般在郵件伺服器中,會有POP3和SMTP兩種程式,用來處理收信和發信的工作。一般ISP的當中,POP3和SMTP伺服器都是E-Mail的後半段,如ms15.hinet.net。
Optical Fiber:光纖
光纖是一種韌性強,而且極為纖細的透明玻璃(或塑膠)纖維,用以傳送可見光或不可見射線,如紅外線等。光纖的組成由內而外分別為核心(core),外殼材質層(cladding),以及被覆
(jacket)保護層,核心用來傳輸光波,外殼用來保持光波傳輸於核心內,並加強光波訊號,被覆層用來保護光纖免於濕氣影響和磨損。
光纖電纜典型的長度為一公里長,且無須接合,而尺寸大小和人類的頭髮差不多。雖然光纖的外表又細又長,但卻具有令人驚訝的強韌度,一公里長的光纖,可耐得住每平方英寸六十萬磅的拉力,它的拉力與張力強度是同厚度銅線的兩倍強。由於光纖的接合處常造成光纖強度的降低,同時也造成資料的傳輸損失,因此,最好是使用沒有接合的光纖。
如果和一般的玻璃相比,光纖的矽值含量極純,約可達到九十九%的純度,但在光纖中所存在的微量雜質仍會吸收部分光,並將之轉換為熱能。另外,光纖內部的粒子密度,與粒子間的組合變化也會造成光的散熱。同時在光纖電纜製造和安裝期間,有時可能在光纖上產生極小、極陡峭的的彎曲現象,這些微彎曲現象會導致光的輻射或放射,造成傳輸上的損失,但這些問題目前已逐漸在克服中。
OS:作業系統
作業系統」(Operating System)的簡稱。包含了驅動程式所必須的基本功能的軟體。如:
視窗(Windows)機種所使用的Windows 95?NT、麥金塔(Macintosh)用的Mac
OS、主要用於工作站(workstation)的UNIX等等。 相對於OS,像文書處理及報表運算這類因應不同目的而提供的軟體,稱為「應用軟體」(AP,
application program)。
OSD:螢幕顯示操控
在幾年前曾經使用過電腦監視器的使用者,在調整螢幕的亮度、水平及垂直畫面時,一定是利用螢幕下方的旋轉鈕來做調整。監視器的技術現在已經到達一個成熟的地步,各廠牌則開始從小地方進行變革,其中OSD(On
Screen Display),中文可以叫做「螢幕顯示操控」,就是一個極具代表性的功能。
OSD和過去的旋轉鈕之間,有著極大的不同,除了控制螢幕的功能增加了之外,調整螢幕的亮度,以及垂直、水平畫面,只要透過簡單的幾個按鈕就可以完成了。
在使用OSD這個功能時,只要按下監視器下方的功能鍵之後,所有調整的功能就會顯示在電腦螢幕上,再透過上、下兩個方向鍵,進行各種功能的調整,一切調整工作,都可以在目視的情況之下完成。
OSD功能,已經幾乎被列為是監視器的標準配備。過去要調整螢幕的設定,不是得不斷的嘗試錯誤,就是要再翻閱使用手冊,弄得手忙腳亂。在OSD功能已達普及階段時,監視器廠商,最近又以這個精神為基礎,開發了飛梭旋鈕的設計,讓螢幕的設定方便性,又更上一層樓。
Page View:網頁閱讀
當瀏覽器下載一篇網頁時,網站伺服器會將所有在該篇網頁上的圖形、聲音檔案或個別文件都分別記錄成一次次單獨的「觸擊」。「網頁閱讀」則是一種更精確的測量方式,因為它代表的意義是一整篇網頁(包含上面的廣告、圖形等等)被閱讀過多少次。
Pentium:奔 騰
英特爾(Intel)的中央處理器(CPU)。是目前市場的主流產品。 以Pentium
II處理器為基礎的系統則為當今的商業運算環境帶來更高層次的性能,可以支援電子商業、改善網管功能、提升多媒體、並且提供更優越的通訊能力。
Pentium II處理器現在的速度可高達400MHz,其中350MHz與400MHz的處理器在系統匯流排(System
Bus)則可由66MHz提升至100MHz,如此可以讓微處理器與系統其他部份溝通更加快速,並提供前所未有的超高性能。
筆記型電腦也使用Pentium II處理器,使得專業人士不論在辦公室還是在家中都可以運用Pentium
II處理器的威力。
PlasmaDisplay Pannel:電漿顯示器
在電視和顯示器產業中出現了一項新的技術,名字叫做電漿顯示器(PlasmaDisplay
Pannel)。其實,不必被電漿這兩個字給唬住了,它可不是一種透過特殊液體所做出來的顯示器。它的原理和日光燈極為類似,在構造上是利用二張平板玻璃以極微細的距離,間隔出一個個直方體的單元。在每一個單元中,包含了紅、綠、藍三種原色的螢光體氣體,以及一個電極裝置,一旦通電之後,產生的紫外線,就會刺激螢光體,進而顯現影像顏色。所以簡單的說,一個電漿顯示器可以說是數十萬到數百萬個紅藍綠螢光燈管所組成的聚合體。
電漿顯示器的原理,和我們目前看的電視和電腦顯示器有極大的不同,電視和顯示器是透過陰極射線管(CRT)來顯示影像。陰極射線管中具備一個電子槍,將接收到的影像以光束投射在玻璃鏡面上,因此愈大的電視機,它的電子槍理論上就會更大,這樣才能投射在電視機四個角落。
電漿顯示器具有大畫面、厚度薄、重量輕、平面和視野角度大等優點。目前市面上有四十吋、四十二吋、五十吋等多種尺吋。四十吋的重量僅有一般電視的十分之一的厚度,和六分之一的重量,因此未來不論是吊掛或壁掛都能在家庭中成為很好的佈置。
POP:郵件軟體通訊協定
相信有學習過美工技巧或畫過海報的人都曉得POP這種技法,可以用特殊的觸感及筆法來增添海報的生動性,而電腦中也有一個POP,不過它可就跟海報藝術沒有任何相關了,而是一種通訊協定。
所謂的POP是Post Office Protocol的縮寫,有收發過電子郵件或設定過電子郵件軟體的人,對這兩個字應該都不會陌生。POP是網際網路上的一種通訊協定,主要功能是用在傳送電子郵件,當我們寄信給另外一個人時,他當時多半不會在網路上,所以電子郵件軟體必須為收信者保存這封信,直到收信者來檢查這封信件,當收信人檢查信件時,電子郵件軟體的通訊協定就是POP,有些人會發覺POP還會有POP3之類的分別,這是代表版本的不同而已。
與POP同時出現的還有SMTP這個字眼,它也是用來傳送網路上的電子郵件,不過POP是負責收信軟體與郵件伺服器的通訊協定,SMTP則是負責郵件伺服器與郵件伺服器間的通訊協定,在收發信件之前,一定要將POP與SMTP設定完畢,才能順利收發郵件。
Protocol
通訊協定。在電腦間透過信號傳輸溝通時,需要一個標準,使電腦間可以遵循。這個標準就是通訊協定。
RPG:角色扮演遊戲
RPG不是什麼奇怪的科技名詞,它指的是Role Playing Game角色扮演遊戲,是電腦遊戲的一種。在RPG遊戲裡,主要是由玩家扮演遊戲故事中的角色,因此可以充分發揮個人色彩,左右劇情的發展。例如著名的「網路創世紀」,便是由每個參與者扮演不同的角色,在網路的虛擬空間中,從無到有,建構一個虛擬的網路社會。
RPG,聽起來似乎很簡單,反正就飾演主角,但是個中學問其實不小,因為設計遊戲時必須考慮到自由度與真實之間的掌握,若是遊戲的支線與解決方案設計的越多,故事自由度越高,但也愈複雜,難度提高。反之,若是遊戲的情節,主軸明確,通常比較可以享受到創造者的巧思。
RPG電腦遊戲又可以分為日式與美式,一般而言,美式RPG遊戲以故事為中心,玩法自由度較高,遊戲變數及困難度也相對較高,對遊戲製作者而言,常常花比較多的時間在前端的引擎設計上。而日式的RPG遊戲,最早起源於電視遊樂器,以人物為中心,相形之下,就比較死板,常常必須依循固定的劇情發展,但是相對的,介面操作設計簡潔,也就比較容易上手,對於想要嘗試RPG遊戲的新手而言,從日式RPG遊戲開始比較容易切入。
RAM & ROM:記憶體
電腦上用來容納程式和資料的區域。和CPU一樣,已經達到LSI(大型積體電路)的水準了。有能夠高速改寫的「隨機存取記憶體」(RAM,
random access memory)和讀取專用的「唯讀記憶體」(ROM, read only
memory )。
除了這個容納程式和資料的普通RAM之外,還有安裝在CPU內部用以提高處理速度的「快取記憶體」(
cache memory)。如果程式或資料超過實際準備的RAM容量,便要利用稱為「虛擬記憶體」(Virtual
memory)的科技來處理。這是在磁碟上確保必要大小的區域,並在進行某項作業時只把必要的部份讀入RAM去處理的方式。位元、位元組處理訊息的單位。1位元(bit)是把數字的0或1以1個位數來表示的單位。1位元組(byte)由8個位元構成,能夠表示1個英文字母。1個中文字要用2個位元組來表示。KB(kilobyte,千位元組)、MB(megabyte,百萬位元組)、GB(gigabyte,十億位元組)分別是增加1000倍。
Scanner:掃描器
現在只要說到掃描器,一般人就會想到平台式掃描器,事實上,掃描器的種類不僅止於此。尚包含饋紙式掃描器、掌上型掃描器等三大類。
平台式掃描器幾乎獨霸所有掃描器市場,這種又平又大的掃描器,不但價格便宜,現在最低階的300DPI(解析度),售價不到新台幣兩千元就可以買到,也比較具有實用價值。因此,成為市場的主流,甚至已經取代了廣大的饋紙式掃描器,和掌上型掃描器市場。
目前幾乎已經看不見饋紙式掃描器了。因為這種掃描器,透過將紙捲入的方式掃描,類似於目前印表機都必須將紙張一一捲入再列印出的方式,所以只能適用於掃描單張的文件。因此,如果想要掃描書本中的內容時,基本上是根本行不通的。
還有另一種掃描器:掌上型掃描器還可以在一些地方上看到。例如一些傳真機就會附掌上型掃描器。好處是相當方便,可以把掃描器自由移動,甚至可以掃描牆上的東西。不過,缺點是掃描的範圍比較小,品質也比較難控制。因此,當平台式掃描器價格降得和饋紙式掃描器和掌上型掃描器一樣低的時候,就取代了兩者的市場。
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
供應鍊管理。指的是企業和上下游廠商各資訊結合而成管理應用系統。主要在控管產品數量、交期、存貨及對客戶需求作一整合規劃。
SCSI:小型電腦系統界面
在CPU處理運算速度提升之際,資料存取速度也必須跟進才行,S
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就是一種傳輸速率較高
的界面,它比目前IDE界面速度提升許多,並具備優異的擴充性,如
硬碟、光碟機、可讀寫光碟(MO)、磁帶機等。
由於SCSI控制晶片價位仍高,部份主機板採內建SCSI方式減低成本。
但SCSI速度不斷提升,內建在主機板上或單獨成卡孰優孰劣仍沒有定論
。SCSI從基礎每秒十MB、Ultra SCSI每秒二十MB、Wide Ultra SC
SI每秒四十MB,到Ultra2 SCSI每秒八十MB,進展十分快速,但是
週邊產品卻跟不上腳步,只有扮演「主機倉庫」功能的硬碟,因為資料
存取最頻繁,Ultra2 SCSI界面的硬碟已有少數廠商開發完成,其餘週
邊產品因整合SCSI成本太高,多在Ultra SCSI就暫停開發。
於SCSI的高處理速度在多人多工的工作站與伺服器系統才能完全展
現,因此幾乎成為伺服器的標準配備,但因SCSI週邊產品價格昂貴,因
此在個人用戶市場佔有率仍低。Ultra2SCSI速度已達到每秒八十MB,
預料在明年推出的Windows 98之後,SCSI內建主機板將更普及。
除SCSI界面技術之外,IBM公司也推出序列存取架構(SSA)與之競爭
,它可以全雙工(Full Duplex)的連線方式,以雙迴路來傳送各磁碟
間的資料,解決單向傳輸所形成的等待佔線等瓶頸,但此陣營只有IB
M支持,是否能成氣候尚待考驗。
SET:安全電子交易標準
1.
一九九六年二月一日,美國威士卡及萬事達卡公司聯合電腦業巨擘微軟、IBM、網景公司等,正式發布《安全電子交易細則》(SET
specification, 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為日趨熱絡的電子商務提供「數位認證」(digital
certificates)的服務,讓線上交易的買、賣雙方以及信用卡公司,都能確認彼此身分的真偽,並防範商務機密在網路傳輸的過程中,遭到盜讀或中途攔截。
2.
電子交易:廣義而言,舉凡交易雙方均以電腦透過網路進行交易皆
可謂之為「電子商務」(Electronic Commerce或稱電子交易。
3. 網際網路(Internet)上的電子交易,自一九九三年在美國風行以來
,於一九九四年在台灣開始起步,在九五與九六年更形成熱潮,其主要
原因在於它提供一個訴諸全球統一標準,人們可用經濟、便捷的方法輕
鬆上網,享有全新的交易管道。
4.
信用卡與電子交易:以往信用卡的交易,是持卡人利用卡片或卡號
向商店付款購買商品。在Internet上利用電子商務交易型態,仍是以信
用卡付款,只是買賣雙方傳統面對面的交易,以另一種行銷管道,利用
雙方的電腦,透過網路達成交易。在某一方面而言,其型態極類似郵購
(Mail Order)或電話購物。
5. SET:(安全電子交易標準)在Internet上的電子交易雖然方便
且廉價,但是如何維持交易付款,尤其是信用卡付款的安全,更成為金
融界、資訊業及網路業者所關心。因此,自一九九五年起,由萬事達卡
國際組織及其他信用卡公司、軟體、網路公司等即開始組成策略聯盟團
體,共同合作研發電子商務的安全。
一九九六年六月,由萬事達卡國際組織(Mast Card)、威士卡國際
組織(VISA)、IBM、Microsoft、Nescape、GTE、Versign等共同制定 SET(Secure
ElectronicTransaction)安全電子 交易標準正式公告,
涵蓋(信用卡在電子交易協定(TransactionProtocol)、資料完整(
Integrity)及資料認證(Authentication)、數位簽章(Digital Si
gnature)等。此一標準被全球公認為網路之標準,其交易型態必將是
未來「電子商務」的規範。
SET交易系統的認證單位(Certification Autnority):發卡銀行、收單銀行及國際組織等認可的第三公證單位,接受委託產生(G
enerale)、管理(Management)及核發(lssue)持卡人及商店的電子
證書。此單位可為銀行或具公信力的機構。在國內具有此項技術及公信
力的單位,首推「金融資訊服務中心」。
參加SET計畫的網友必須先向發卡銀行領取一張具有電子數位簽字的電子證書,並將它儲存在電腦裡,以後上網購物就可以藉由這張證書辨識身分;相對的,網路上的特約商店也要向銀行申請一張電子證書。以保障買賣雙方的權益。
Socket-7 Slot-1:CPU插座角位形態
所謂Socket 7與Slot 1,是指CPU(中央處理器)在主機板上的插座角位形態。
Socket 7與Slot 1的相異,基本是由處理器在主機板上的基座不同而來。目前屬於Socket
7陣營中除了現有的Pentium、還有超微(AMD)的K6、新瑞仕(Cyrix)的M2等處理器,而賽揚與Pentium
II則是標準的Slot 1一族。Slot 1 目前專利屬於英特爾公司。
SOHO(Small Office/Home Office)
在家辦公族、蘇活族。在網路時代中,由於電腦的普及,使得原先在辦公室才能達成的工作都可以在家完成。再透過網際網路的特性將工作的成果傳輸到客戶的手上,這是蘇活族主要的精神。
SQL Server(Structure Query Language)
結構化查詢語言。是關聯性資料庫管理系統的標準查詢語言。
SSL:網路加密
網際網路因為使用TCP/IP的特性,安全較易成為顧慮。網路加密是使用密碼學對傳送的內容加以加密與解密,需要使用特殊的編碼方式及數學公式。加密的編碼長度越長,越難破解。美國對加密軟體的出口立法管制,國內能夠使用的加密編碼鑰匙長度僅有四十位元,遠低於美國版本的保密性,目前元智大學已經成功開發增加加密功能的軟體,能夠外掛在瀏覽器或伺服器上,達到一二八位元的編碼長度,大幅增加我國在網路電子交易上的安全性。
目前在網路上的電子交易,最大的考量因素仍在於安全問題,雖然美國方面已經允諾SSL(Secure
Socket Layer)加密瀏覽器及伺服器軟體的出口,但加密編碼長度卻限制在四十位元,比起美國本土的一二八位元版本仍有相當大的距離,不免帶來部份的交易風險。
所謂SSL(Secure Sockets Layer)指的是網景通訊公司(Netscape
Communications)所研發出來的網路安全傳輸協定。它在用戶端與伺服主機之間進行加密與解密的編碼程序,透過這個安全編碼程序讓駭客或惡意使用者無法截取消費者所傳出的個人或信用卡卡號等資料。
目前網友習慣使用的兩大瀏覽器─網景公司的Navigator和微軟的Explorer,都同時支援SSL安全傳輸協定。
STB:視訊轉換器
STB,英文全名是Set Top Box,中文翻譯名辭有多種說法,包括視訊解碼器、機上盒、上網機等。但是如果以產品定位來解釋,它其實就是放在電視機上,和電視相連的一個盒狀裝置。從STB的定位衍生而來的功能就很多了,包括單純僅有上網功能的STB、用在隨選視訊(Video
On Demand)應用上的STB、用在視訊會議上的STB,還有衛星接收用的STB,以及未來數位電視接收節目用的STB等等不同功能及應用的產品。雖然有各種不同的應用,不過它的長相卻都十分近似,主要是一個方型的盒子(而且大多是黑色的),看起來像是一個小型的錄放影機一般。
在STB的背板設計中,一定有和電視連接的AV接頭。從這一點來看,就可以了解到未來電視機在家庭中的角色,再也不是一個單純只用來看電視節目的商品。透過STB的裝置,使用者可以連上Internet、透過電話線或網路和遠在地球另一端的人相見,或是接收未來的數位和衛星直播節目。
STB被視為是一個結合電腦、通訊、消費性電子,在3C應用上的一個最佳整合案例。不過大多數的STB都是屬於一種過渡性質的產品,在市場、技術及應用更形成熟之後,這些STB的功能,都將有可能整合在電視機之內,成為一體成型的機種。
Traffic:流量
由於「資訊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一詞,「流量」就代表網路上有多少資料正被傳遞的情況。同時它也可以作為形容某一個網站受歡迎的程度或對外連線頻寬的負載情形。講起來簡單,但是想要正確估計「流量」卻不容易,因為在包括觸擊、訪客人次與資料傳輸量等項目都可以作為衡量依據的情況下,廣告商與客戶間的溝通很容易出現混淆。
USB:萬用串列匯流排
從微軟Windows 98出爐開始,USB(Universal Serial Bus,萬用串列匯流排)這個新的資料傳輸介面,就變得十分熱門。
其實,USB這個規格,早在九六年時英特爾(Intel)就已經開始打出這個口號,但是由於當時的作業系統並未支援這個介面的驅動功能,因此遲至Win
98要上市之際才確定這個新介面的地位。
USB是一個通用的介面規格,它可以連接鍵盤、滑鼠、搖桿等週邊設備。過去鍵盤的接頭是一種圓形內附六個針的設計,而滑鼠則有PS/2的圓形接頭,和九針的方形接頭二種不同的規格。這種多樣化的設計,讓使用者在安裝電腦或更換設備時,增添了許多麻煩。USB的功能,就在於統一這些不同長相的接頭。
除了接頭設計上的統一之外,新一代的監視器(Monitor)也將配備一或四個USB規格的接頭,其中四個接頭的組合叫做USB集線器(Hub)(如圖所示,田媛攝)。包括滑鼠、鍵盤等週邊設備,未來就不需要再大老遠的接到主機上,直接連上監視器上的USB接頭就可以了,可以讓各種接線的串連更為單純化。
UPS:不斷電系統
UPS?不就是那家與DHL齊名的快遞公司嗎?抱歉,在這裡你可能猜錯了,UPS是Uninterrupted
Power System系統的縮寫,中文翻譯為「不斷電系統」。
說到不斷電系統,許多人可能會認為這種設備不是用在高級機房就是用在手術房、或是極精密的實驗室裡,不過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大家對電腦系統的重視,UPS也漸小型化,進入個人使用的領域。
電腦的運算及資料記錄,每分每秒都是處在相當精密的處理過程,一旦主要電源突然斷絕,就好像高速公路上飛馳的汽車無預警的急速煞車,或是正在準備滑降的噴射客機突然失去動力,下一秒會發生什麼狀況都難以預料,輕則電腦正在處理中的文件遺失,重則甚至整顆硬碟損毀,因此UPS的配備,可說是資料保護的守護神,也像是汽車的安全氣囊,平時不覺得重要,發生意外時才覺得它的寶貴。
UPS多半作成長方形,重甸甸的,內部就是一顆大電池。使用時先將電源線接到UPS上再連接到電腦,平時是保持在充電狀態,一旦偵測到電源斷電,UPS
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會切換到備用電池,讓你可以有些許餘裕完成最後的工作,不過當UPS的備用電源也耗盡後,電腦資料還是一樣會報銷的,所以還是應該即早作好正常電源回復工作,或是早一點將資料儲存後關機。
Visit:造訪
Visit is a series of page impressions to a single user in an uninterrupted
sequence.
所謂「造訪」是指一名訪客在某個網站上持續閱讀網頁的行為。造訪次數可作為衡量網站流量的指標之一
。
VOD:視訊隨選
「視訊隨選」(video on demand)的簡稱。利用CATV等撥放系統依照視訊接收者的需求即時選撥傳送節目內容要求。
目前以錯開15分鐘的時間差不斷送出內容的方式,以達到接近VOD效果的「擬視訊選取」(near
video on demand)。
VPN:虛擬私人網路
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是指虛擬私人網路,或虛擬企業網路。
根據第二類電信事業管理規則的解釋,VPN是指公司內部網路通信服務業務經營者,向第一類電信事業租用專線及設置節點建構網路,以提供用戶作為公司內部通信的業務,包括國內及國外,語音、傳真及數據通信,但,並不得作為內部通信以外的其他通信服務。
在實務上,使用者不必重建一套實質網路系統,卻能擁有專屬網路功能,其方式就是透過公眾電話網路,讓所有電話都成為內部電話。VPN主要運用在跨國企業,總部與國外分部,或各個分部間聯繫,公司內部可利用VPN網路電話通話,相較於以往直播國際電話,約可節省二○%到二五%的電話費。
交通部在八十七年五月廿六日開放VPN,八十七年九月初發出第一張營運執照。業者提供服務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以網際網路為架構,即公司內建企業間網際網路後,設立專線,連上ISP後進入網際網路,公司利用防火牆等工具再開闢一條專用通道,第二種是透過電信的專屬封閉式網路,達成語音傳輸、傳真及資料傳輸的目的。
VR:虛擬實境
Virtual Realit。利用電腦繪圖(CG)等技術,將現實中無法體驗的事物能在虛擬實境中模擬呈現。此技術在電腦遊戲與電影場景中運用廣泛,在現實中也被用在各類模擬訓練。
Wafer:晶圓
製造晶片的材料,每塊數英吋直徑大小的晶圓,經過複雜的化學和電子過程處理(製程)後,布設成多層精細的電子線路。每塊晶圓上可翻製出數以百計的相同晶片。
矽晶圓材料(Wafer)是半導體晶圓廠(Fab)內用來生產矽晶片的材
料,依面積大小而有五吋、六吋、八吋(直徑)等規格之分。一根八吋
矽晶棒重量約一百二十公斤,切割成一片片的八吋晶圓後,送至八吋晶
圓廠內製造晶片電路(Die),這些晶片電路再經封裝測試等程序,便成為市面上一顆顆的IC。
但因矽晶棒所切割出的晶圓片中,品質較好
者,稱為生產晶圓(Prime Wafer),更高級者稱為磊晶圓(Epi-Wafer),上述晶圓幾乎都集中在矽晶圓棒的「中間」一段,頭、尾兩端所
切割出的晶圓,出現瑕疵的比例較高,大多用做非生產用途,稱為測試
晶圓(共有TestWafer或Dummy Wafer或Monitor Wafer等不等名稱),
一片測試晶圓的售價大約是生產晶圓的五成至六成。
半導體晶圓廠內設備進行生產前,均需以測試晶圓來量測爐管溫度、
金屬層、化學品濃度、沈積厚度,量測後的測試晶圓通常會報廢。但因近幾年來歐、美、日等晶圓材料製造廠產能吃緊,加上八吋晶圓廠陸
續落成,六吋或八吋測試晶圓的單價頗高,晶圓廠為節省成本,通常會
送至日本或美國再加工,將測試晶圓上的粒子與晶層經過蝕刻與磨平程
序,可重新回收賣給晶圓廠使用,稱為Reclaim Wafer或Recycle Wafer(意為「再生」晶圓)。
目前台灣晶圓廠商大多是將使用過的測試晶圓送至日本三益(Mimasu)、濱田(Hamada)及住友旗下的Sitix
晶圓材料廠做再生加工。
WAP:無線應用軟體協定
隨著第三代行動電話標準的逐漸確立,行動電話及資訊電腦業者希望藉著第三代行動電話的技術,透過無線技術傳輸影像及資訊,實現「資訊無線」的夢想。
為了實現資訊無線的目標,電信業者共同成立的「無線應用軟體協定論壇」(WAP
Forum),該組織成立的目的,在於共同發展「無線應用軟體協定(Wireless
Aplication Protocol),也就是 WAP 的相關技術。
隨著第三代行動電話標準的逐漸確立,行動電話及資訊電腦業者希望藉著第三代行動電話的技術,透過無線技術傳輸影像及資訊,實現「資訊無線」的夢想。
為了實現資訊無線的目標,電信業者共同成立的「無線應用軟體協定論壇」(WAP
Forum),該組織成立的目的,在於共同發展「無線應用軟體協定(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也就是 WAP 的相關技術。
未來 WAP
將成為第三代行動通訊與行動多媒體的通用平台。透過WAP,網路資訊及加值服務業者可以透過行動電話將資訊與服務直接傳送給消費者,無論消費者身在何處,資訊隨手可得,從閱讀新聞、確認機位到網路購物、訂票等服務,都可以在行動電話上得知完成。
WAP 一•0的版本已經於一九九八年初公佈,WAP
論壇也已經公佈所有無線網路的全球無線通訊協定規格,未來WAP可以讓行動電話製造商、網路業者、資訊內容供應商、應用軟體開發業者,透過數位裝置與行動電話,提供消費者相關服務。
要使 WAP
完全進入生活當中,需要以下三方面的配合,分別是,一、資訊與服務的供應商,二、行動電話系統業者,三、手機製造商,透過完整的內容與設備,才能夠使用WAP的服務,目前諾基亞已經推出支援
WAP 的手機,也和 CNN 合作推出「CNN
行動新聞」,未來消費者在手機之上,就可以看到當日的頭條新聞及重大消息。
WWW:世域網
世域網」(World Wide Web)的簡稱。基於「超文字」(hypertext)的概念而構成,不僅能把文字、圖形、影像、聲音等自由組合製作成文件,而能藉由「鏈結」(link)的機能,把相關項次頁面互相連結,連結範圍涵蓋Internet上任何一部電腦的資料。
XC:專用電腦(單一功能電腦)
「XC」即「專用電腦」, 顧名思義就是功能單一的電腦。
「個人電腦」(PC)產品功能已趨於成熟,資訊廠商為另創商機,
近一、二年內陸續推出NC、Net PC等網路電腦新概念,並加以商品化
,目的是凸顯個人電腦與網路結合之後的功能;根據甲骨文(Oracle)
等推動者的構想,這類網路電腦主要市場是企業用戶,可讓終端(Cli
ent)使用者將共同性的電腦運算工作交由前端(Server)統一處理,
標榜執行效率高、價格低廉。
不過,在宏觀電腦看來,網路電腦仍具有多項功能,包括上網、文書處理、甚至更專業的軟體應用,令許多消費者面臨使用障礙,電腦產品難
以大眾化,市場發展勢必受限;因此,二年前他開始萌發「專用電腦」
的構想,認為讓電腦功能單一化才能降低操作難度、簡化硬體結構進而
降低成本及售價,之後則是創造更多市場需求。
一開始,施振榮想把專用電腦稱為「New Computer」,表示是電腦產品的全新定位,不過,由於英文縮寫剛好是「NC」,頗有與正宗「N
C」(網路電腦)互別苗頭之嫌,因此作罷;不久前決定另外取名「X
C」,讓「X」代表無限可能,從「家庭銀行」、兒童教育、一直到家
庭劇院,都是專用電腦可能執行的單一特定功能。
原則上,「XC」還是以微軟作業系統為基礎,可能是Win 95、也可
能是Win CE,至於微處理器等關鍵零組件,也是植基於傳統個人電腦(
PC)的既有架構;這樣的設計理念下,XC將與傳統PC相容。
Xeon:英特爾CPU架構
英特爾針對工作站和伺服器而設計的高階處理器。 Xeon處理器採0.25微米製程以及P6微架構,頻率為400MHz,未來將有400MHz以上的新產品;內建512Kb或1MB第二級快取記憶體(L2
Cache),支援100MHz的系統匯流排(BUS)和100MHz的記憶體。
XML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延伸標誌語言。指的是企業用以確認產品所有資訊(包括產品資訊、數量、價格等)的程式語言。在未來的幾年內,所有的產品規格、訂價、運送方式和訂購資訊,都將以XML編碼。
Y2K:千禧年
隨著公元二千年的腳步愈來愈接近,有關Y2K的問題,愈來愈受各國重視。所謂Y2K,就是指公元二千年電腦資訊錯亂危機。
為什麼好端端的電腦,會發生資訊錯亂?而且幾乎所有的電腦,尤其是早期大型主機,都可能碰到這個問題?
這裡所指的資訊錯亂,簡單地說,就是日期錯亂。早期電腦記憶體十分昂貴,為節省記憶體空間,程式設計師便以二位數方式表達日期,如MMDY或
DDMY
,例如九五,便代表一九九五年。這樣做原本並沒有任何問題,不過,碰到公元二千年時,
輸入○○,系統卻可能誤以為一九○○年。
或許有人會說,日期錯誤又有什麼關係呢?關係可大了呢。像是拿信用卡在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十五日消費,到了隔月十五日,系統在計算時,可能會誤以為一九○○年,而產生無法計算或是極大的誤差值。這只是其中一個小例子,最可怕的是,日期問題,可能出現在系統軟體、資料庫、介面程式等,幾乎無所不在。為了解決Y2K可能產生的問題,目前各國政府皆已強力要求各機關學校及企業限期解決,而國內也已成立危機小組展開全國總動員行動。
不過,由於解決Y2K問題並無特效藥,必須由程式一行一行檢查,相當花時間,而且即使花上一、二年時間,也沒有人敢保證絕對不會有問題。目前,已有航空公司基於安全考量,決定在二千年的第一天,飛機停飛。也有人說,公元二千年第一天「諸事不宜」。
ZIP:高容量磁碟機
ZIP是近一年多來經常聽到的字眼,它有兩種解釋,其一是經過壓縮處理後的檔案格式,另外一種則是高容量磁碟機的產品名稱之一,在此所做的解釋屬於後者。
ZIP是美國一家名為Iomega的公司,在三年前所推出的磁碟機產品,它和目前個人電腦必備的1.44MB磁碟機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它屬於一種可高達100MB的高容量磁碟機技術。
隨著電腦使用圖形檔運用愈來愈多,網路下載檔案頻率也逐漸提高,傳統1.44MB磁片經常會出現不夠儲存的現象,也為高容量磁片帶來市場機會。
不過,ZIP雖然擁有大容量的優點,但是令人遺憾的是它和現在1.44MB的磁碟機及技術是完全不相容的,所以在磁片互相交換使用上就受到了極大的限制。
和ZIP同性質的還有Imation這家公司所推出的SuperDisk產品,它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LS-120,它的容量則為120MB,並且可以和傳統的1.44MB相容,也就是可以讀寫1.44MB的磁片。但是顧全了不同規格之間的相容性,就會犧牲了速度,SuperDisk的存取速度相較之下就較遜於ZIP,使得這兩項產品各有優缺點,並且在市場中擁有各自的使用族群。